《豐碑》主要寫了在冰天雪地的云山中,紅軍隊伍路過這里,嚴寒的天氣阻擋著他們前進的腳步,就像文中所說的那樣:“狂風呼嘯,大雪紛飛,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?!闭窃谶@樣極端惡劣的情況下,保暖的棉衣是救生衣,關系著戰士的生命。而這個管理分配棉衣的軍需處長——一個年邁的老戰士,為了能夠讓其他戰士穿的暖和些,悄悄地把自己的那份棉衣,給了其他同志,自己卻穿著單薄破舊的單衣凍死在冰天雪地里,表現了軍需處長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質。
看完后,我此時此刻的心里蕩漾起一股暖流來。一件棉衣,卻關系著一個人的生命,可是軍需處長卻毫不猶豫地讓給了別人。把生命的機會留給他人,放棄自己的偉大精神,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少的。軍需處長雖然犧牲了,紅軍歷經千辛萬苦,終于將侵略者趕出中國,就像文章的最后一句話說的那樣:“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,還會屬于誰呢?”這種動蕩年代雖然過去半個世紀之久,可是現在真正具有軍需處長這樣精神的人,還有幾個呢?
《豐碑》一文中,我驚訝于軍需處長死前所顯示出來的平靜,他似乎在想:用我的生命來換更多年輕的戰士在嚴寒中生活下去的安全,似乎是值得的。在那一剎那,我感到死亡不再可怕,仿佛在軍需處長淡定的微笑中,一切困難都將克服,他的骨子里,似乎還流淌著繼續革命的熱血。
軍需處長這樣偉大的戰士,用生命詮釋了做人的道理:犧牲自己,幫助別人與集體的利益。在人民的心中矗立起一座永不倒塌的豐碑。這豐碑,不僅僅是革命戰士的血肉之軀所筑成的,更多的,凝聚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所在。這篇文章,讓我不禁感嘆: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軍需處長的精神,世界會真情永在,變得更美好。
(田浩)
|